百度搜索:書法家,崔長在書法,書法網,中國書法,三虧齋主,中國書法家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銷售網絡 | 網站地圖
      首 頁 | 崔長在介紹 | 作品欣賞 | 榮譽證書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 理論研究 | 聯系我們
      熱門點擊:書法家,崔長在書法,書法網,中國書法,三虧齋主,中國書法家
       服務專欄 更多
      · 書畫收藏保存有講究2013-1-22
      · “真正的經典名畫不會暴漲暴跌”...2013-1-22
      · 帖學五人談2013-1-22
      · 真禪:追求傳統文化的現代苦行者2013-1-22
      · 書法的智慧及其傳承2013-1-22
      · 中國書法文化坐標的重建2013-1-22
      --服務專欄  
      帖學五人談
      一、你怎樣看待帖學在書法史上的意義?

          張榮慶:我以為,自東晉以降及于今日,以“二王”為代表的帖系書法,是中國書法藝術賴以發展延續的一條主脈。主脈,就是中國傳統書法的正脈,或謂主流、正統、大統(參見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中國書史總論》,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近人馬宗霍《書林藻鑒》中有:“書以晉人為最工,亦以晉人為最盛。晉之書,猶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尚也?!笨胺Q的論。

          晉人書法的集大成者是王羲之,其子王獻之成就也很高,唐太宗獨尊大王,后世還是以“二王”并稱的?!岸酢币院?,歷代高手林立,各領風騷,而莫不受其孳乳,影響之大,既深且遠。祖述“二王”的帖系書法,猶如大江之匯眾流,奔騰入海,勢不可擋,實為中國書法史上一道生機蓬勃的、最為絢麗壯觀的風景線。帖系書法是一個大系統,有清晰的脈絡可尋。帖系大家們走過的路子以及他們傳世的豐厚的高雅經典性的作品,給無數學書者以無限啟示,成為人們取法精進的淵藪;尤其“二王”書風,乃是學書者須要反復琢磨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藏。

          徐本一:在書法最高層面,無所謂帖學、碑學;作為書法創作的歷史現象才有了帖學、碑學的分野。

          曾國藩與何紹基在討論書法時,曾提出以乾、坤二卦來喻書法。他說:“即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鼓蕩、脈絡周通、潛心內轉,乾道也;結構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蔽乙詾榇艘喾媳畬W與帖學的特征。碑學,乾道也;帖學,坤道也。碑學,構建陽剛之美的一極,帖學,構建陰柔之美的一極。兩極作為相互的參照,相摩相蕩,“剛柔相推而生變化”。這是就大趨勢言之。碑學的陽剛之中有陰柔,帖學陰柔之中也有陽剛。碑學與帖學正如乾、坤兩道的運動變化推動書法的發展。

          帖學的精義是中國文人審美的日?;?,審美作為生存方式的重要方面凸顯出文人精神的關注點與超越性。由此,書法滲透生命時空的細節中,隨境適情,記錄和表現出人在生活場景中的感受,書法,成為須臾不離的良朋。

          陳振濂:從三年前開始,我即對帖學產生了較濃厚的興趣。曾連續寫過“新帖學論綱”系列文章共3篇約五萬言。記得當時曾經有一個基本觀點,即以為今天的帖學從宋初以來已有千年,但卻是通過刻帖而形成的。而在近百年大批新出土的墨跡面世,以及開始有一流的彩色仿真印刷品之后,我們忽然發現,所謂的千年以來的帖學,其實在理解原有的二王筆法方面,幾乎就是一種“誤讀”。因為它是把后世刻帖所有的平鋪平動的筆法誤以為是魏晉時期的二王所代表的裹束、扭、絞轉的上古用筆特征。因此,提倡新帖學的目的,正是應該從尋找、還原上古到中古時代用筆基本形態與特征出發。

          孫曉云:阮元在《北碑南帖論》說:“晉室南渡,以《宣示表》諸跡為江東書法之祖,然衣帶所攜者,帖也。帖者,始于卷帛之署書,后世凡一縑半紙珍藏墨跡,皆歸之帖?!彼未净?,太宗拿出宮內所藏的歷代法書墨跡,命編次、摹勒、上石、墨拓,分賜大臣,是為《淳化閣帖》,為歷代法帖之祖。以后相繼翻刻的《戲魚堂帖》、《二王府法帖》、《大觀帖》、《絳帖》等,生成了以“帖”為“學”的廣袤土壤。由于后代不斷翻刻《閣帖》,各種拓本魚龍混雜、真偽難辨,給后人臨摹法書造成了不小的誤區??涤袨樵凇稄V藝舟雙楫》說:“故今日所傳諸帖,無論何家,無論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鉤屢翻之本。名雖羲、獻,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論?!泵?、清“館閣體”的出現,使得“帖學”喪失生機,筆法盡失。

          胡傳海:在寫字人腦子里不是寫帖的就是寫碑的。就像不是男的就是女的道理是一樣的。碑帖合一就是不男不女有點中性的味道。那么在中國為什么帶有女性意味的帖學的地位比較高?因為主導中國藝術的是老子的思想:柔弱勝剛強。飄逸、灑脫、流便、自然都是符合這種要求的。就像大多數人喜歡白面書生而不太喜歡怒目金剛的“殺胚”(孔武有力的人)。我們都會說寫帖的筆下比較弱,但很少有人會說王羲之筆弱。因為王羲之是完美的,各種因素正好到位,歷史上只有個別人說王羲之不好,這樣說的話等于說自己是白癡。

      二、“二王”書風的魅力在哪里?

          張榮慶:我學書是主宗“二王”的?!岸酢濒咄跏弦婚T法帖,主要是小楷、行書(含大量行草書)以及草書(少量章草多為今草,有些可視為后世狂草的濫觴)。今見真跡惟存王珣《伯遠帖》一種,其余皆是唐人臨摹或單帖、叢帖、集王刻本,即此亦甚珍貴。平時通臨不多,大多是拿來看,偶臨數行甚至挑出單個字猛練的情形,則常有。在讀帖、臨寫和交叉進行當中,經常是寫過一段時間,又回過頭來琢磨“二王”的東西,如此往復不斷。每次看,都有妙不可言的新鮮感,覺得足資取法的東西幾無窮盡,生發出許多聯想,且又每因學之不能及而望洋興嘆。以上是我學書當中的切身感受,“二王”書法何以有如此之魅力呢?一句話,是因為它太好了?!稌V》謂:“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鐘、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庇衷疲骸霸9び陔`書(按即楷書),伯英尤精于草書,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薄岸酢保ó斎恢饕恰按笸酢保?,可以說是“入古出新”的最高典范。書法到右軍之手,在楷、行、草三體上獨能繼軌前賢而裁成新樣,從者如流,動成楷模,此其一。其二,是使古法用筆臻于完善,觀其書跡,發筆出鋒如抽刀斷水,點畫之質量,極虛靈挺拔之致,真可謂揮運之際,左右逢源,窮極變幻,出神入化;后之書家傾力學之得其一二即可名世,殆無能出其右者。其三,是品位超絕,風流蘊藉,氣象萬千;綜合前人所評,乃是率意和精能的高度結合,秀潤和雄強、陰柔和陽剛的高度結合,可以說達到了藝術境界的極致,這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最為推崇注重的中和大美之所在。

      版權所有© 崔長在書法 Copyright©2012http://www.cuichangzaishufa.com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
      電話:0317-6811600 傳真:0317-6811600 手機:15933270000  郵箱:6811600@qq.com

      郵編:061000 滄州新星傳媒獨家提供網絡支持
      直接看的免费a片视频,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_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