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禪從大學開始接觸佛學,并取號為“真禪”,他說:“禪是靜慮,靜下來思慮的意思。真禪就是真心、真覺、真正的覺悟,“真禪”就是希望自己這個號告誡自己要成為真正有覺悟的人,真正覺醒的人,有真心的人,真正慈悲的人”。
真禪與大多數當代書法家不同之處也在于他的佛學修養上。他與佛教思想的密切接觸與感悟,這形成了他豁達高遠的處世態度,在思想上完全超越了世人愛慕名利的俗世心態??梢哉f正是這種高層次的思想根基滋養了他書法中的精氣神,在他的書法創作和實踐中體現出了佛教的情懷,書法對他來說絕不是追名逐利的工具,而是他用于“修心覺悟”的手段和傳道崇善的載體。
自古以來也不乏這類型的居士書法家,如楊凝式、蘇東坡、黃庭堅、傅山、鄧石如等文士大家,以佛禪的思想頤養個人的心境成了眾多傳統文人自我觀照的方式,因此他們的書法自然就能抵達更高的層次和水平。
在真禪看來像吳昌碩、啟功這些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師都是從篆書學習開始的,因此他們的書法看起來都強勁有力、筋肉分明,而他自己卻是從草書學習開始,接著是行書、正楷、然后才到隸書和篆書。對于這種倒轉的學書步驟,他認為跟他之前心浮氣躁和狂傲不羈的心態有關,當然這一步一步的回頭溯源正說明了書法對他的修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佛學修為也反過來大大提升了他的書法境界,他說自己的字“是用心寫出來的,從心底里邊全身發出來的才有這樣的張力,從我剛開始寫的‘佛’與現在的相比較,力度,莊嚴是完全不同的,你們感覺不到的,我能感覺到,一點點的變化我都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