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法藝術的多重“文化玄機”
書法藝術所表現出來的穿插、避讓、承覆、虛實等空間結構原理,以及用筆的徐疾、濃淡、干澀等筆墨效果,體現了哲學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在章法布局上,“計白當黑”、“塊面分割”、“墨(塊)?。ㄕ拢┗パa”等視覺原理的運用,也體現著藝術的美學思想。
書法藝術的哲學性,反映了中國文人一種理性的思想追求。文字的產生到書法的藝術性書寫,無一不體現著中國傳統哲學——“道”這一精神內核。古人在以天為幔、以地為床的混沌時代,個人與集體意識的薄弱使他們對自然的崇拜超過對自身的認識,于是作八卦之法, “夫書肇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立,形勢出矣?!边@種闡釋,充滿著太極圖式的玄機。且僅漢字的一畫,細微之處盡含哲學之理,“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意在筆先,筆隨意掣,在矛盾中生,統一中止,書寫過程在對立中致于統一。書法的結構圖式又像布陣,布陣的成功與否決定戰爭的成敗,觀念決定創作方式。書法藝術又是一種符號系統。如果把“人”當作是認知這一符號的中介,那么書法藝術與語言、自然、宗教、政治等就形成一條“語言、自然、宗教、政治等——人——書法藝術”發生鏈。從順序的方向,我們從中可以找到書法藝術產生和發展的規律;從逆序的角度,我們又可以通過“人”這一中介,分析和解剖書法藝術對語言、自然、宗教、政治所承載的存貯與再現功能,這時,書法既作為一種藝術的符號,又作為一種刻錄信息的符號。
書法藝術又蘊含著豐富的美學內涵。繪畫之美,可形,可象,它通過對自然的具象描摹創設一種意境,書法藝術可通過不同的書體表現同一個內容,同一種書體又可形成不同的風格流派,它以抽象的語言為表現文本,所記錄的是一種符號,并依據這種符號提示的信息通過線條的運動和堆砌重現一個抽象語境,最大限度地實現文本信息與書寫效果的對接,因此它是抽象基礎上的再抽象。
二、 中國書法文化價值坐標的起落
在經濟和文化上具有強勢話語權的中國封建社會,對西方及周邊國家產生過深刻而又廣泛的影響,使得中國書法藝術始終保持著它的中心地位。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兩次大規模的“文化輸出”:第一次在唐代。唐代中國是亞洲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與各國的交往相當頻繁,形成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文化圈”。很多國家每年都派遣文化學者到中國留學,學習中國文化。朝鮮、韓國和日本受唐代文化影響最大。七世紀末新羅人薛聰創造“吏讀”,借用漢字標音注國音,把新羅語和中國漢字緊密結合起來。日本干脆把漢字的楷體和草體字借為本國語系,變成現在的日語。日、朝、韓三國成為中國書法文化的重要延伸地。
第二次“文化輸出”在明朝初期。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除展示東方封建帝國的威嚴氣勢外,還昭示中國的和平交往、與人友善的對外政策,在東南亞、非洲、歐洲產生了強烈的觸動,也吸引著西方人絡繹不絕地來中國經商或傳播西方文化。馬可波羅、華斯哥德噶馬、利竇瑪等一大批歐洲人相繼來到中國傳教或經商,有的甚至還做了官。不過這次的“文化輸出”并不像唐代那樣“一枝獨秀”,而更多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三、 民族復興之路上的書法文化方略
20世紀80年代,中國迎來繼“五四”運動后的又一次“現代文化運動”,文學創作的方興未艾,文化教育的遍地開花,書法熱潮的風起云涌,給中國大地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以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成立為開端,中國書法進入了以競賽、展覽、出版為主要展示平臺的全民習字運動。
書法熱的興起一方面促進書法藝術的普及,提升國民素質,提升藝術品位,另一方面書法運動的“過熱”又膨脹人們的盲目求成心態,使人們對書法藝術的追求顯得功利化。在藝術標準測評體系還未充分建立的情況下,“書法家”泛濫,創作過剩,導致藝術產生“泡沫”現象。由于這種盲目傾向,加上創作者普遍的脆弱心態,人們的藝術行為和藝術自信在經濟大潮和信息網絡的沖擊下被不斷地抵損和消解。20世紀90年代中期書法藝術隊伍開始出現分流,造成“書法熱”不斷降溫,且這種沖擊在當前進一步加大,并不斷地擠壓書法藝術的生存空間,書法藝術呈現出一種危機感。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發展,中國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構想,并把文化提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社會建設同等重要的高度,書法藝術也因此出現了升溫的勢頭。在這種形勢下,書法藝術理當在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承擔重要的角色和使命。
首先,要找準當代書法藝術發展的著力點。我們的著力點應該是:站在當代的制高點上,全新闡釋有悠久歷史的中華傳統文化,使書法藝術成為聯系世界炎黃子孫感情的紐帶和橋梁,而且要致力于使書法藝術成為全人類共享的藝術成果,弘揚中華文化“和諧思想”的精髓。
其次,要實現中華文化輸出,若從書法本身的層面去破解,就是要實施書法藝術品牌戰略。一是構建書法學。把書法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既提高當代青少年的文化藝術水平,又要把它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增強他們的民族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打造書法藝術發展的產業平臺。提升書法藝術品的價值含量、以國際市場為立足點的書法類圖書出版和展覽交流是打造書法藝術產業的重要內容。20世紀的文化產業發展實踐證明,任何一種文化品牌的擴張,進而獲得人們的普遍關注,都是通過“產業化”這一途徑來實現的,如歐洲繪畫、美國電影、日本動漫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都是成功的個案,我們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 |